家慧中医 师承倪海厦
一难曰:十二经中皆有动脉,独取寸口,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,何谓也? 然:寸口者,脉之大会,手太阴之脉动也,人一呼脉行三寸,一吸脉行三寸,呼吸定息,脉行六寸。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,脉行五十度周于身。漏水下百刻,营卫行阳二十五度,行阴亦二十五度,为一周也,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。寸口者,五脏六腑之所终始,故法取于寸口也。
二难曰∶脉有尺寸,何谓也? 然∶尺寸者,脉之大要会也。从关至尺是尺内,阴之所治也;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,阳之所治也。故分寸为尺,分尺为寸。故阴得尺中一寸,阳得寸内九分。尺寸终始,一寸九分,故曰尺寸也。
十难曰∶一脉为十变者,何谓也? 然∶
五脏各有刚柔邪,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。
十三难曰: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,反得相胜之脉者,即死,得相生之脉者,病即自已。色之与脉,当参相应,为之奈何? 然:五脏有五色,皆见于面,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。
此所谓五色之与脉,当参相应也。
五脏各有声、色、臭、味,当与寸口尺内相应,其不应者,病也。
假令色青,其脉浮涩而短,若大而缓,为相胜;浮大而散,若小而滑,为相生也。经言知一为下工,知二为中工,知三为上工。上工十全九,中工十全八,下工十全六,此之谓也。
十四难曰∶脉有损至,何谓也? 然:至之脉,一呼再至曰平,三至曰离经,四至曰夺精,五至曰死,六至曰命绝,此至之脉也。
何谓损? 然:一呼一至曰离经,再呼一至曰夺精,三呼一至曰死,四呼一至曰命绝,此损之脉也。至脉从下上,损脉从上下也。
损脉之为病奈何? 然∶一损损于皮毛,皮聚而毛落;二损损于血脉,血脉虚少,不能荣于五脏六腑;三损损于肌肉,肌肉消瘦,饮食不能为肌肤;四损损于筋,筋缓不能自收持;五损损于骨,骨痿不能起于床。反此者,至于收病也。从上下者,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;从下上者,皮聚而毛落者死。
治损之法奈何? 然:损其肺者,益其气;损其心者,调其营卫;损其脾者,调其饮食,适其寒温;损其肝者,缓其中;损其肾者,益其精。此治损之法也。
然:脉来一呼再至,一吸再至,不大不小曰平。一呼三至,一吸三至,为适得病,前大后小,即头痛、目眩,前小后大,即胸满、短气。一呼四至,一吸四至,病欲甚,脉洪大者,苦烦满,沉细者,腹中痛,滑者伤热,涩者中雾露。一呼五至,一吸五至,其人当困,沉细夜加,浮大昼加,不大不小,虽困可治,其有大小者,为难治。一呼六至,一吸六至,为死脉也,沉细夜死,浮大昼死。一呼一至,一吸一至,名曰损,人虽能行,犹当着床,所以然者,血气皆不足故也。再呼一至,再吸一至,名曰无魂,无魂者当死也,人虽能行,名曰行尸。上部有脉,下部无脉,其人当吐,不吐者死。
十五难曰∶经言春脉弦,夏脉钩,秋脉毛,冬脉石,是王脉耶?将病脉也? 然∶弦、钩、毛、石者,四时之脉也。春脉弦者,肝东方木也,万物始生,未有枝叶,故其脉之来,濡弱而长,故曰弦。夏脉钩者,心南方火也,万物之所茂,垂枝布叶,皆下曲如钩,故其脉之来疾去迟,故曰钩。秋脉毛者,肺西方金也,万物之所终,草木华叶,皆秋而落,其枝独在,若毫毛也,故其脉之来,轻虚以浮,故曰毛。冬脉石者,肾北方水也,万物之所藏也,盛冬之时,水凝如石,故其脉之来,沉濡而滑,故曰石。此四时之脉也。
如有变奈何? 然∶春脉弦,反者为病。
何谓反? 然∶其气来实强,是谓太过,病在外;气来虚微,是谓不及,病在内。气来厌厌聂聂,如循榆叶曰平;益实而滑,如循长竿曰病;急而劲益强,如新张弓弦曰死。春脉微弦曰平,弦多胃气少曰病,但弦无胃气曰死,胃气,春以胃气为本。
夏脉钩,反者为病。何谓反? 然∶其气来实强,是谓太过,病在外;气来虚微,是谓不及,病在内。其脉来累累如环,如循琅曰平;来而益数,如鸡举足者曰病;前曲后居,如操带钩曰死。夏脉微钩曰平,钩多胃气少曰病,但钩无胃气曰死,夏以胃气为本。
秋脉毛,反者为病。何谓反? 然∶其气来实强,是谓太过,病在外;气来虚微,是谓不及,病在内。其脉来蔼蔼如车盖,按之益大曰平;不上不下,如循鸡羽曰病;按之萧索,如风吹毛曰死。秋脉微毛曰平,毛多胃气少曰病,但毛无胃气曰死,秋以胃气为本。
冬脉石,反者为病。何谓反? 然∶其气来实强,是谓太过,病在外;气来虚微,是谓不及,病在内。脉来上大下兑,濡滑如雀之啄曰平;啄啄连属,其中微曲曰病,来如解索,去如弹石曰死。冬脉微石曰平,石多胃气少曰病,但石无胃气曰死,冬以胃气为本。
胃者,水谷之海,主禀四时,皆以胃气为本,是谓四时之变病,死生之要会也。脾者,中州也,其平和不可得见,衰乃见耳。来如雀之啄,如水之下漏,是脾衰之见也。
二十二难曰:经言脉有是动,有所生病,一脉辄变为二病者,何也? 然:经言是动者,气也;所生病者,血也。邪在气,气为是动;邪在血,血为所生病。气主之,血主濡之。气留而不行者,为气先病也;血壅而不濡者,为血后病也。故先为是动,后所生病也。
三十八难曰:脏惟有五,腑独有六者,何也?
然:所谓腑有六者,谓三焦也。有原气之别焉,主持诸气,有名而无形,其经属手少阳。此外腑也,故言腑有六焉。
四十一难曰∶肝独有两叶,以何应也? 然:肝者,东方木也,木者,春也。万物始生,其尚幼小,意无所亲,去太阴尚近,离太阳不远,犹有两心,故有两叶,亦应木叶也。
四十二难曰∶人肠胃长短,受水谷多少,各几何? 然∶胃大一尺五寸,径五寸,长二尺六寸,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,其中常留谷二斗,水一斗五升。 小肠大二寸半,径八分、分之少半,长三丈二尺,受谷二斗四升,水六升三合、合之大半。 肠大四寸,径一寸半,长二丈一尺,受谷一斗,水七升半。 广肠大八寸,径二寸半。长二尺八寸,受谷九升三合、八分合之一。 故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。此肠胃长短,受水谷之数也。
四十六难曰:老人卧而不寐;少壮寐而不寤者,何也? 然:经言少壮者,血气盛,肌肉滑,滑,泽也。气道通,营卫之行不失于常,故昼日精,夜不寤也。老人血气衰,肌肉不滑,营卫之道涩,
四十八难曰∶人有三虚三实,何谓也? 然∶有脉之虚实,有病之虚实,有诊之虚实也。
四十九难曰∶有正经自病,有五邪所伤,何以别之? 然∶忧愁思虑则伤心;形寒饮冷则伤肺;恚怒气逆,上而不下则伤肝;饮食劳倦则伤脾;久坐湿地,强力入水则伤肾。是正经自病也。
何谓五邪? 然∶有中风,有伤暑有饮食劳倦,有伤寒,有中湿。此之谓五邪。
假令心病,何以知中风得之? 然∶其色当赤。何以言之?肝主色,自入为青,入心为赤,入脾为黄,入肺为白,入肾为黑。肝为心邪,故知当赤色也。其病身热,胁下满痛,其脉浮大而弦。
何以知伤暑得之? 然∶当恶臭。
何以言之? 然∶心主臭,自入为焦臭,《素•金匮真言论》∶心“其臭焦”,入脾为香臭,入肝为臊臭,入肾为腐臭,入肺为腥臭。故知心病伤暑得之,当恶臭。其病身热而烦,心痛,其脉浮大而散。
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? 然∶当喜味苦也。虚为不欲食,实为欲食。何以言之?脾主味,入肝为酸,入心为苦,入肺为辛,自入为甘。故知脾邪入心,为喜味苦也。其病身热而体重,嗜卧,四肢不收”,其脉浮大而缓。
何以知伤寒得之? 然∶当谵言妄语。
何以言之? 然∶肺主声,入肝为呼,入心为言,入肾为呻,自入为哭。故知肺邪入心,为谵言妄语也。其病身热,洒洒恶寒。甚则喘咳,其脉浮大而涩。
何以知中湿得之? 然∶当喜汗出不可止。何以言之?肾主湿。入肝为泣,肝中湿也。《灵•九针论》云∶“肝主泣。”入心为汗,入脾为涎,自入为唾。故知肾邪入心,为汗出不可止也。其病身热,小腹痛,足胫寒而逆,其脉沉濡而大。此五邪之法也。
邀请您点击加入QQ群:
家慧中医学术群:163909875,在职或退休中医生、中医学院学生、中医学院老师、中药剂师
家慧中医用户群:978141105,中医爱好着、为自己或亲友求助者、西医工作者、其他
申请入群被拒的原因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18 www.jh816.com All right reserved 家慧中医版权所有